"小明,你就穿这么点,感冒了怎么行?!"
"这不就吹个风嘛,我穿这么点都热得不行了。"
"不行,我都穿了三层了,你就穿个短袖?感冒了怎么办?啊!快去!"
当然,父母觉得孩子冷,可能是因为父母真的感到很冷,但同龄人之间,一个穿短袖,一个穿棉服,场面就有点尴尬了。
一、为什么人们的抗寒能力差别这么大?
人的各个组织器官正常生理代谢会产生热量,为了维持体温在恒定的范围,皮肤表面又会通过对流、蒸发等形式散热,使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的平衡。
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动态平衡如果被破坏,就会有燥热和寒冷的感觉。
但人的体质各不相同,加上环境因素,就有了怕冷和不怕冷的区别。
二、和怕冷有关的因素有哪些?
1、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高的人,产热较多,相对来说不怕冷。基础代谢率和体质以及肌肉数量有关,而男性与女性相比,更容易长肌肉,运动量也更大,所以更不怕冷。
2、年龄因素
老年人比小孩更怕冷,父母比孩子更怕冷,这是因为年龄小的时候,新陈代谢旺盛,产热量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减慢,就会越来越怕冷。
3、运动量大小
慢跑一年和很少运动的人,抗寒能力会很不一样。经常运动的人,或从事体力工作的人,会比久坐的人更不怕冷。运动时脂肪的消耗会散发出大量的热能。
展开全文
4、饮食
缺铁、低蛋白饮食时,人的耐寒能力也会降低。
5、肪数量
脂肪除了储存能量,还可以给人进行保暖,脂肪较多较厚的人,相对来说,会更不怕冷一些。但身体虚导致的脂肪数量多时,可能不耐寒。
6、某些疾病
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患者都更冷一些。如果排除其他因素,突然很怕冷,就要考虑是不是疾病原因。
7、长期的生活环境
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中,机体自然会发展出对寒冷更强的适应能力。
三、怎样让自己不怕冷?
1、进行适当的保暖
"要风度不要温度"有可能使免疫力降低,出现感冒、关节炎等疾病,平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注意腿部和脚部的保暖。少穿太紧的衣服,避免阻碍血液循环,增加冷感。
2、坚持运动锻炼
运动不仅能够使产热增加,帮助抵御寒冷,还可以增加身体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体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平时可以尝试多走路,多到户外去活动。
3、加强营养
尤其是女性,要注意多补铁,食用一些红色肉类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猪瘦肉等,或者动物肝脏,避免出现贫血。
四、抗寒可以吃什么?
●羊(牛)肉,比如羊(牛)肉火锅;
●红枣,红枣银耳(山药)汤;
●红薯,红薯煮粥或烤着吃;
●辣椒,食物中可以加辣椒;
●生姜,生姜红糖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买正品药上健客网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2、图片来源:Pixaba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