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操作系统统称为Mac OS,其首个版本于1984年推出,最初并不叫Mac OS,而是名为System,后续经过多次升级与更名,逐渐演变为如今广为人知的Mac OS系统,成为苹果电脑的核心操作系统。
1、 软件版本如System 1.0、System 1.1等持续更新,直至1994年发布System 7.5时,才正式引入Mac系统的重要功能与改进,标志着操作系统的一次重要升级。
2、 OS这一名称逐步取代了原有的System,自8.0版本起正式定名为Mac OS 8.0,随后陆续发布了8.1、8.5、8.6以及9.x等多个更新版本,系统功能不断完善。
3、 为顺利安装Mac OS X Snow Leopard操作系统,需提前规划并分配足够的磁盘空间,建议总可用空间不少于30GB。由于本次采用免光驱方式进行安装,必须创建两个专用分区。其中一个分区用于存放系统安装文件,建议容量为7GB,最低不得少于6.3GB,以确保镜像文件完整写入;另一个分区将作为系统运行的主硬盘,推荐容量在20GB以上,以便系统正常运行并保留一定的使用空间。这两个分区需在安装前预先划分并格式化为兼容格式,确保安装程序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合理分配空间不仅有助于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也能提升系统后续运行的稳定性与性能表现。
4、 若你已为Snow Leopard操作系统预留了磁盘空间,此部分内容可跳过。若尚未准备,可在Windows系统中通过压缩现有卷的方式来释放空间,从而为Snow Leopard分配所需的磁盘分区,无需重新安装系统或调整硬盘结构,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
5、 为Snow Leopard系统准备磁盘空间,可借助Windows系统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完成。用户可通过控制面板进入计算机管理,再选择磁盘管理功能进行操作;若使用Windows 7系统,也可直接在开始菜单的搜索框中输入diskmgmt.msc快速打开磁盘管理界面。操作时,可在现有分区(如D盘)上使用压缩卷功能,释放出所需空间。本文示例中,从原D盘压缩出约30000MB(即30GB)的未分配空间,并将其划分为两个独立分区:一个大小为7GB,用于存放Snow Leopard的安装镜像文件;另一个为23GB,作为系统安装的目标分区。两个分区无需格式化为特定文件系统,保留为未分配状态即可,后续由安装程序处理。操作完成后,磁盘结构应显示为两段连续的空闲空间,便于接下来的安装步骤顺利进行。
6、 F盘用于存放安装文件,G盘则作为Snow Leopard系统的安装盘。
7、 为雪豹系统准备的分区无需进行格式化操作,因为Windows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无法将其格式化为Mac OS X所支持的文件系统。所示,F盘和G盘的分区类型显示为RAW,此时系统可能会弹出格式化提示,只需点击取消即可继续操作,保持分区原有状态以确保后续在Mac系统中正常识别和使用。
8、 由于这两个分区在当前Windows系统中无法存储数据,因此前文提到的软件和工具应存放在其他可用的Windows分区中,例如C盘、D盘或E盘,以确保正常读写和使用,避免因分区限制导致安装或运行失败。
9、 制作并安装DMG文件,写入分区数据
10、 由于下载的镜像为专用于Mac电脑引导的光驱镜像,无法在普通PC上直接启动,因此需先移除其限制PC引导的引导层。随后,将清理后的安装文件写入预先准备的7GB分区中。本操作主要包括剥离引导层、提取安装文件及写入指定分区三个步骤,确保系统可在标准PC环境中顺利安装与运行。
11、 创建无引导层的DMG镜像文件
12、 生成不带引导层的DMG文件,实质是从原有DMG或ISO镜像中移除引导部分,重新创建一个新的纯净镜像。这一过程可通过特定工具实现,例如前文提到的HFS-Explorer,它能读取并提取文件系统中的有效数据,从而完成镜像的剥离与重组,形成不含引导信息的新DMG文件。
13、 安装并运行HFS-Explorer后,点击菜单中的File选项,选择Load file system from file,随后浏览并选中已下载的镜像文件,例如本文所用的Mac OS X install DVD.iso。若源文件为.DMG格式,在弹出的窗口中需勾选包含HFS+的文件系统类型,再点击确定即可成功加载镜像内容,进而浏览和提取其中的文件数据,操作简单且支持多种HFS格式。
14、 将原始镜像文件导入HFS-Explorer后,依次点击工具菜单中的创建磁盘镜像,并指定保存路径。需特别注意,保存位置不可选在为Snow Leopard系统预留的两个分区内,因系统限制无法写入。正确的做法是将镜像文件存放在其他可用的Windows分区中,确保操作顺利进行。具体位置选择可参考示意图所示区域,避免因路径错误导致保存失败。
15、 保存过程中需持续读写硬盘数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电脑及磁盘性能,请耐心等待。生成的DMG文件大小约为6.3GB,因FAT32格式不支持超过4GB的单个文件,故必须存放在NTFS分区中。
16、 把DMG文件写入7GB的分区中
17、 完成上述操作后,系统将生成一个全新的.dmg文件。接下来,需将该文件写入预先准备好的7GB Snow Leopard分区中,类似于解压过程。此步骤必须借助之前提到的Leopard硬盘安装助手工具来完成,确保文件正确写入目标分区,为后续安装做好准备。
18、 操作步骤十分简便。首先运行硬盘安装助手,于镜像文件选项中加载你此前制作完成的新DMG文件,接着在目标分区处选择专为Snow Leopard安装预留的7GB空间。随后,请取消下方三个勾选项的选中状态,最后点击写入按钮开始执行。此过程通常需要持续几分钟至十余分钟,具体耗时将受设备整体性能及硬盘读写速度影响。写入结束后,请仔细查看日志信息,确认其中是否出现Change Partition type to AF: success的提示。一旦发现该语句,即代表目标分区的类型已成功更改为AF标识,此格式可被Mac OS X系统正常识别与访问,意味着分区配置已顺利完成,可进入下一步安装流程。
19、 若在操作中更改分区类型为AF未能成功,但进度已显示完成,可尝试使用Windows系统内置的Diskpart工具手动为此分区设置AF标识。具体操作为:启动Diskpart程序,使用sel part命令选中该7GB分区,随后输入set id=af并执行。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后续引导阶段。若在运行Bootthink时出现设备自动重启现象,很可能是因为系统未能识别出标记为AF的分区。此时可重新进入Diskpart,再次为该分区设置AF标识,以确保引导程序能够正确读取。该操作简单有效,是解决因分区标识缺失导致引导失败的常用手段。建议在操作前确认所选分区无误,避免误改其他分区数据。
20、 利用MacDrive工具更换osinstall文件以实现系统安装。
21、 经过前期操作,镜像文件已解压至这个7GB的分区中,但目前尚无法直接使用其中的文件进行系统安装,还需进行必要的破解处理。通常,破解主要涉及两个关键文件:其一是使系统支持安装在Windows创建的MBR分区结构上;其二是对系统内核进行破解,主要适用于使用AMD处理器或单核处理器的设备。接下来将分别说明这两项破解的必要性及具体实现方法。
22、 Mac与Windows分区表格式存在差异,互不兼容。
23、 熟悉Windows系统的人通常了解,该系统主要使用MBR分区表,硬盘的分区结构大多以此为基础建立。而Mac OS X系统则采用另一种技术——GUID分区表,也就是GPT。相比传统的MBR,GPT具备更多优势。它支持每个磁盘最多创建128个分区,显著提升了分区灵活性。同时,GPT可支持高达18EB的卷容量,极大满足了大容量存储的需求。此外,GPT在磁盘的开头和末尾分别保存主分区表和备份分区表,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与恢复能力。每个磁盘和分区还拥有唯一的标识符(GUID),便于系统准确识别和管理。这些特性使GPT在稳定性、扩展性和可靠性方面远超MBR,更适合现代计算机的使用需求。
24、 一块硬盘仅能拥有一个分区表,即用于记录硬盘分区信息的结构,因此只能选择MBR或GPT其中一种方式。虽然Mac OS X系统支持GPT分区表,理论上可以使用,但在此场景下并不适用,因为我们还需运行Windows系统。若将分区表更改为GPT,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所有数据的丢失。因此,为兼顾双系统运行,必须确保Mac系统能在MBR分区结构下正常安装。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方法,是通过对OSINSTALL文件进行修改或破解,使其突破原有限制,从而支持在MBR分区中完成系统安装,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多系统共存。
25、 幸运的是,相关文件的破解工作早已由技术高手完成,我们只需将破解后的文件下载并替换安装盘中的原始文件即可完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获取之前提到的工具包中的OSINSTALL文件,将其复制到系统指定路径——/System/Library/PrivateFrameworks/Install.framework/Frameworks/OSInstall.framework/Versions/A/,覆盖原有文件。由于该路径位于HFS+格式的分区中,而Windows系统默认无法读写此类分区,因此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实现访问。为此,必须预先安装名为MacDrive的软件,它能够使Windows系统识别并读写Mac专用的HFS+分区。安装完成后,启动该程序,通过其界面访问容量为7GB的磁盘分区,找到目标文件夹,将下载好的OSINSTALL文件复制进去,替换原始文件。整个过程操作简便,只需注意路径准确、文件名称无误,即可顺利完成替换,为后续的安装步骤做好准备。该方法有效绕过了系统限制,提升了安装成功率。
26、 破解内核文件
27、 对于非Intel双核或多核架构的处理器,例如Intel单核、AMD系列,以及较新的Atom处理器,安装苹果操作系统时通常需要对内核文件进行破解处理。由于苹果官方从未在Mac产品线中使用过上述类型的CPU,因此原版系统安装程序无法直接支持这些硬件。若用户的处理器不属于Intel多核类型,可通过替换系统安装分区根目录下的原始mach_kernel文件来实现系统启动。具体方法是获取经过破解处理的mach_kernel文件,这类文件可在部分技术网站如www.kexts.com等渠道找到,下载后将其覆盖至安装盘根目录即可完成替换,从而绕过系统对处理器架构的限制,使非标准配置的设备能够顺利安装并运行操作系统。
28、 禁用MacDrive随Windows系统自动启动功能。
29、 安装MacDrive后,可能导致Windows系统无法识别原有的7GB分区,表现为盘符丢失。若出现此问题,可按以下步骤处理:首先,阻止MacDrive随系统自动启动。通过运行msconfig命令打开系统配置窗口,切换至启动选项卡,取消勾选与MacDrive相关的两项启动项,确认后重启计算机。随后,进入磁盘管理工具,先删除该7GB分区,再新建一个简单卷(注意暂不进行格式化)。使用Diskpart命令工具将该分区重新标记为AF类型,以恢复其正常识别与使用。整个过程无需格式化数据卷,可有效避免数据丢失,同时解决因第三方驱动引发的分区识别异常问题。操作时请确保步骤顺序正确,避免误删其他分区。
30、 通过BootThink工具引导并完成Snow Leopard系统的安装。
31、 完成上述步骤后,Mac OS X的分区工作仅算初步完成。之所以强调初步,是因为实际安装过程中,硬件兼容性可能带来影响,某些设备或驱动可能无法被系统识别,还需增删或替换必要的驱动文件才能确保顺利安装。这部分内容将在后续详细说明。
32、 此前已将安装盘的引导层移除(即便保留也无法在普通PC上启动),因此需借助第三方工具来引导这个7GB的Mac OS X安装盘以进行系统安装。目前可用于引导Mac OS X的工具较多,本文选择使用BootThink来完成引导与安装过程。该工具操作简便,兼容性较好,能有效帮助实现系统部署。
33、 安装BootThink后,C盘根目录会自动生成一个名为Darwin的文件夹。若在引导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发现BootThink运行异常,可直接使用该文件夹内的install.bat批处理文件重新安装。操作时请务必以管理员身份运行该脚本,以确保权限充足,避免安装失败。具体操作方式所示。
34、 若安装过程无误,重启后将出现Bootthink启动选项。选择该项后,系统会进入一个操作界面,所示。在此界面中,用户可选择进入Windows 7的引导界面,也可启动Mac OS X安装盘,开始安装Mac OS X系统,操作简便,流程清晰。
35、 现在你可以直接选择Mac OS X安装光盘来启动系统安装。若一切顺利,经过初始加载界面后,将顺利进入Mac OS X的安装程序,不出几分钟,屏幕上便会显示安装语言选择界面,安装过程就此正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