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奇兵为什么没上(萤火奇兵为什么没上架)

萤火奇兵为什么没上(萤火奇兵为什么没上架)

寒假,我看了一部电影叫《萤火奇兵》,里面讲了萤火虫灯灯和它的朋友们,还有机器人极光的故事。

萤火虫灯灯是昆虫村里最亮的昆虫。它喜欢用自己的亮光帮助别人,比如:帮助青蛙找钻戒,帮助迷路的三只小虫找到了回家的路。它每一天都过的很开心。后来,来了一个叫极光的机器人,他能发出比灯灯还亮的光,灯灯的朋友们不再喜欢它,开始喜欢极光了。灯灯很失望。有一个坏蛋大王听说了,想要掐掉灯灯的光。于是,它派了两个坏蛋去捉灯灯。他们对灯灯说:“灯灯,我们大王那有人类发明的灯,一戴上它,你就又是全村最亮的了。”灯灯一听很开心,就跟它们去了。去了以后,大王想让灯灯变成坏蛋的人,灯灯不同意,因为它们总是偷蚂蚁们的粮食。大王很生气,这时极光他们来了,大王要用挖土机把昆虫村铲平。灯灯赶紧钻进挖土机的电线部分,把两根电线扯断,连接在一起造成短路,挖土机无法工作,救了大家,自己却被烧焦了。大家很怀念它,后来极光把它救活了,大家又开心起来。

通过这部电影,我了解到灯灯是个聪明勇敢、乐于助人的萤火虫。它虽然很小,但内心很强大,我喜欢它!

分享链接:https://pan.baidu.com/share/init?surl=80QTK6XZOm3iPpUlhkIFDw

提取码:jw4m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相关简介:影片讲述了丛林之下的微观世界与苍穹之上的浩瀚宇宙产生的奇妙交集,鬼灵精怪的丛林精灵们与天外来客组成了一支“特别行动队”,为保护同伴、守卫家园踏上了一场暖心、欢乐的奇幻之旅。

近年,随着影业的崛起,动画片也培养了一定的观众基础,在市场有了一席之地。正在热映的《萤火奇兵》是由邓伟锋执导、王云飞监制的动画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微观世界中一群昆虫之间的故事。通过萤火虫灯灯与一众小萌虫大战反派大BOSS的斗智过程,教会孩子们具有独立的辩别能力,让观众与孩子一起建立思考,充分享受昆虫世界细微的生活乐趣,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人生观。

《萤火奇兵》的故事简单直白,基调欢快,主题清晰,叙事语言也非常接近儿童语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着原汁原味的中国式儿童电影画面感。从这部电影的叙事核心来看,它属于奇特想象型原创作品。电影所描绘的动画世界,充满着奇诡的幻想、童稚的情趣,实际上一些对话也是人类世界的缩影。比如反派仓狼大王批评“独叫兽”和“蚱蛋”眼光肤浅时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独叫兽听完懵圈,他反问:“星星怎么有火呢?”仓狼大王语重心长的说:“这句话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电影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剧情没有生硬的切入教育的理论,贯穿整部片子是正反两派斗智斗勇的思想火花。这种熏陶对孩子来说,如心灵种下了一棵小树,会逐渐壮大丰富他们的心灵。

对一部电影来说,创新是作品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表达一部作品的主题中,如果选取一个新的视角,将会大大吸引观众的好奇心。比如动画片《黑猫警长》就是通过表现黑猫的正义和老鼠的邪恶来表达现实生活中警犯关系,通过儿童世界喜欢的动物语言让孩子了解到正义对邪恶的惩罚。而《萤火奇兵》对这一个思维进行了新的升级。影片中,萤火虫灯灯被小伙伴们误解,和坏人有了接触,但是实质上,它还是一个好孩子。而反派里的独叫兽,虽然一直干坏事,可是通过不断目睹益虫们的真善美,勇敢的走向了正义的一面。故事的主题无非教育孩子们不要做坏事,只有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才可以收获果实。然而,在这场正邪大战中,许多内心戏随着主角的读白,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启发。

特别要提到的是这部动画电影的形象。不同于美国的色彩艳丽型,也不同于日本的可爱动画潮,中国的动画片更倾向于角色形象本身的传递。比如:萤火虫灯灯,是紫色和粉色的色彩搭配,显示了人物性格乐观、正义、自尊心超强的一面;大坏蛋蚱蜢,这个角色用绿色和褐色搭配,外形本身偏狰狞,还搭配了一个土豪金的项链,更彰显了人物粗暴。而外星机器人,属性冰冷、简单,用了蓝白两种色彩赋予人物性格,憨厚直率。角色的设计是完成角色性格塑造的重要部分,也是角色内在性格外化的关键。这部电影没有用强烈的视觉冲撞来表达角色性格,反而透过细微的色彩设计来表现剧情的感染力。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视觉刚刚好,绿色为主背景的动画背景,搭配多彩的淡色,能很好保护孩子在观影过程的体验!

今天的动画片已经不再是简单化、幼稚化的“小儿科”故事,也不仅仅是电影和美术的叠加,而是电影、美术、音乐等成熟艺术语言的创作。《萤火奇兵》中的歌舞片段,不仅使剧情多元化,通过角色歌舞倾诉的独白语言,为儿童对艺术的欣赏,创造了良好的启蒙。一部好的动画片,应该具有独特的看点,值得观众从动画、教育等多方面回味揣摩。这部电影片尾打字出字幕:“只要迎着光,黑暗都在身后”,在这个昆虫世界中,小朋友们能够看到梦想与生活是如此的近,只要你足够勇敢,就能克服困难。